欢迎来到芯果!

科技创业者的媒体合伙人
集成电路发展“第三极”|“芯”耀大湾区,新质生产力看粤港澳
主编:原创
图片

 

 

上期我们且看新秀地区——山东大规模布局半导体芯片,今天我们聚焦祖国南部,且看群“芯”闪耀粤港澳大湾区。

 

在全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版图中,粤港澳大湾区独树一帜。不仅在于其具有良好的历史发展土壤,更在于大湾区的活跃与积极,不断迸发新的思想与新的机会,指引未来的发展。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地理格局中,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是中国芯片产业的重要两极,并依靠各自资源禀赋独具特色。为更好的响应国家政策,粤港澳大湾区正全力推进实施“强芯工程”,努力打造集成电路“第三极”。

 

图片

历史沿革,“芯”火相传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良好的芯片半导体行业发展土壤。同于其他发展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历史沿革悠久、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

 

图片

 

从历史沿革上看,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芯”从1993年起步,有着悠久深厚的造芯历史。从MP3、MP4到移动平板、智能音箱、蓝牙耳机,每一代电子产品背后都离不开珠海芯。而珠海芯片产业也跟随着消费电子的更新迭代而不断升级成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风格。

 

20余年间造就出全志、炬芯、博雅等一批龙头企业和智融、妙存、亿智等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再提起广州的芯片制造,很多人会想起三年前投产的粤芯。当时,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投产填补了广州芯片的生产空白,瞄准工业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良好的历史发展土壤更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今日的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更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具有强大的扩展辐射效应。其更因沿海沿江的地理位置具有沟通海陆交通枢纽作用,大湾区不仅拥有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广州、深圳等重要港口,还拥有香港、广州、深圳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枢纽,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卓著。

 

然而,尽管优势众多,但长久以来,大湾区的集成电路产业似乎不如长三角地区引人注目。

 

从产业生态角度,在外界眼中,大湾区高度的“市场化”既是其独特的优势,也是不甚符合集成电路行业发展需求的劣势。集成电路产业在制造端相对周期更长、投入量更大。因其投入大、产出小、风险高,因此需求侧在寻求供应端时,对于企业与市场的持续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大湾区的市场活力充足、更迭极其迅速,也为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挑战。

 

从产业布局角度,大湾区同样面临着布局不均衡的问题。一块芯片通常分为三大阶段: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芯片设计以华为海思为代表,制造则以台积电、中芯国际等晶圆厂为代表。而大湾区的芯片发展却存在“偏科”倾向——芯片设计见长,而“制造缺”、“封测弱”。以大湾区的核心城市珠海威力,芯片设计一直是珠海的优势产业,其行业规模长期位居珠三角第二、全国前十。

 

据统计,广东省芯片设计、封装在全国占比分别达到20%、15%,但芯片制造等占比仅为1.5%。另外,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上市上市公司数量居于全国第一,但总市值落后于上海、北京、浙江省等重点集成电路聚集地区,龙头上市企业不多,呈现“小而散”特点。在深圳587家集成电路企业中,也以设计企业居多。2021年,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额1404亿元,占全国比例为12.5%。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周生明表示,2022年,广东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营收为2268.18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设计业一业独大,营收为1265.12亿元,在产业链占比超过50%;制造业则弱势明显,营收仅为52.63亿元,占比仅有2%。

 

由上述数据可见,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平衡,设计产业一家独大、芯片制造产业基础薄弱、全面布局晚,芯片研发、高端科技支撑不足,总体竞争力受到影响。这对于形成上下游衔接紧密的完整产业链产生不利影响。

 

图片

补齐短板,寻找“芯”机

 

在集成电路业内流行着一句话:“全球60%的芯片销往中国,而中国60%的芯片消耗在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集成电路应用大户,珠三角并未培养出与之匹配的集成电路制造能力。2020年广东省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主营收入约1700亿元,仅仅满足本省需求的20%。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外部依赖性较高。

 

但存在发展短板,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机会;对外依赖度较高也意味着,大湾区的市场将留有大量的空白等待国产化新兴力量来填补。粤港澳大湾区从基础政策架构、人才智力引入、头部企业拉动多方力量积极补齐短板,寻找发展的“芯”机遇。

 

政策角度,2022年4月,广东省工信厅印发《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要全面实施“广东强芯”工程,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为抓手,加快构建广东省集成电路产业“四梁八柱”,在基金、平台、大学和园区等支撑性方面打造产业“四梁”,从制造、设计、封测、材料、装备、零部件、工具和应用等专业领域构建“八柱”,力争把广东打造成我国集成电路“第三极”。以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为双核推出一系列政策。

 

深圳是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龙头。深圳提出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其中包括智能传感器、精密仪器、新能源、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6月6日,深圳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 年)》,提出到2025年,制造、封测等关键环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形成3家以上营收超过100亿元和一批营收超过10亿元的设计企业,引进和培育3家营收超20亿元的制造企业。

 

珠海高新区围绕“以设计为核心,以化合物半导体为突破,以健全封装测试产业链条为抓手,以智能传感器、模拟芯片等为突破口”确立产业发展新定位。

 

在日前迎来国家重大利好《南沙方案》的广州南沙也乘势而上。6月25日,广州南沙发布《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从重大项目落户、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补贴企业生产型用电等九个方面进行扶持。比如,对新引进的集成电路制造类企业给予总投入10%、最高3亿元落户支持。

 

一系列积极活跃的政策制定,定会加速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带动半导体产业发展,聚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科学精准施政瞄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短板,很大程度上促进相关行业产业的加速布局。

 

布局角度,广东已在高端模拟、化合物半导体、MEMS传感器等特色工艺方面布局了一批重大的产线项目。在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带动佛山、东莞等地协同发展的“3+N”的产业格局。

 

此外近年来在南沙区也已基本形成“1+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南沙科学城、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建设稳步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建成开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正在创建国家实验室基地,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已与中国科学院、高校等合作共建了22个高水平科研机构和370个创新平台。

 

 

图片

 

错位竞争,“换”道超车

 

在此种发展格局下,广东工信厅官网发表的一篇解读文章指出,长三角等地在先进制程和存储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已形成优势。遵循差异化发展思路,利用广东终端应用需求市场规模大的优势,在做大做强设计业的同时,可以通过差异化发展来补齐制造业短板。据其分析,广东将“重点发展高端通用芯片、模拟芯片、功率器件和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等,大力引进和培育封测、设备、材料等领域龙头企业”。 

 

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也秉持着这一基本思路,把握细分赛道,推出“瞪羚企业”(“瞪羚”企业是中小科技企业的代表,是“专精特新”的代表。培育“瞪羚”企业已成为完善创新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布局),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以粤芯半导体的快速崛起为例,近年来国内半导体制造业的一个新样本。粤芯的身上带着两个特殊标签。粤芯半导体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并且是唯一一家进入量产的12英寸晶圆制造企业;粤芯也是自2006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12英寸晶圆代工领域新晋者中唯一量产的企业。

 

图片

 

而目前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企业中,拥有量产的12英寸代工生产线的,只有四家公司,分别是中芯国际、华虹、武汉新芯和粤芯半导。截至目前,大湾区一共将陆续迎来四座12英寸晶圆厂。华润微电子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项目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主体为润鹏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选址深圳宝安区。该项目一期总投资220亿元,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中芯国际12英寸晶圆厂则聚焦28纳米以上工艺,应用于图像传感器、显示驱动等产品。今年7月粤芯半导体三期主厂房封顶后,仅用9个月时间,实现20万平方米建筑的全面封顶,为项目2024年顺利投产打下坚实基础。增芯科技晶圆产线一期为月产2万片。

 

粤芯半导体项目自落户以来,已吸引来自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领域,涵盖设备、材料等产业上下游的88家半导体企业落户在广州黄埔开发区,其中营业额过亿的企业15家。从这一“瞪羚企业”的发展便可以洞悉其对完善半导体产业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由此扩展开来,增芯、粤芯、芯粤能等多家企业有助于共同形成对产业链上下游较强的吸引力,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落地广州。

 

图片

 

齐“芯”协力,成果转化

 

11月20日,“将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2023年粤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研究成果发布暨南沙创新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局指导,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组织编写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转化报告(2023年)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站出来《创新管理南沙实践》及《南沙科技成果转化十大案例》系列研究成果,全面体现了一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发展成效和生动实践。

 

据《蓝皮书》显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供给,而过去一年,广东省高校院所研发支出经费中,来自企业的资金涨幅高达553.55%。企业作为技术市场中最大的需求主体,有效激活了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和创新源泉,充分带动高校院所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有力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技术市场的繁荣。

 

《蓝皮书》从政策、供给、需求等七个维度系统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现状,从供给面、需求面、服务面等六个方面凝练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模式转变、成果供给、转化需求等七个方面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大湾区如何将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蓝皮书》建议加快实现从供给端向需求端、从注重供需对接转向能力对接、从以成果为核心转向以人才为核心的“三个转变”。

 

即供给侧以产业或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实现成果直接转化到车间;成果对接上突破传统供需简单对接,注重对接有能力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供给方;转化方面注重人才的转化,解决企业既想要科技成果,又想要持续“售后解决方案”的问题。

 

《蓝皮书》认为重视成果转化中企业需求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应以需求为导向,围绕战略产业发展需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高价值专利布局,并建立专利分级分类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提升成果质量。

 

同时,应综合施策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发挥企业科研项目组织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开放创新链、供应链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

 

图片

 

此外,《蓝皮书》还建议深化科技成果赋权和授权力度改革,深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并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明确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勤勉尽责的义务和程序,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上,《蓝皮书》建议积极引入专业分工细致、技术水平高的港澳科技服务机构,提升大湾区科技服务整体水平,并探索设立科技咨询、科技评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认定资格,建立评价定级制度,择优支持示范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建设。

 

相信港珠澳大湾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定能持续推动芯片半导体领域迸发更多科创活力,充分发挥集聚效应,让群“芯”闪耀大湾区。

 

back top